John McLean先生专访:致力支持中英经贸合作20年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国际市场期刊 Author 采写/钱文婕
中英企业如何在彼此的国家成功
《国际市场》: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主要职能是什么?中心会为中英两国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John Mclean:英中商业发展中心(CUKBDC)是英国在中国领先的专业服务网络,为英中之间的商业合作提供实际支持。英中商业发展中心由专业人士组成。CUKBDC提供咨询和服务,专注于英中之间的商机和双边经贸合作,为英国企业开拓和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市场调查、识别销售机会、寻找合作伙伴、商业资源的配对、建立市场渠道和项目对接和管理等服务。CUKBDC还通过其在欧盟国家的合作伙伴网络,为客户提供在欧盟市场的双边支持。
CUKBDC在中国建立了一个由13个办事处组成的卓越网络,覆盖中国所有经济发达地区。该网络和团队扎根于区域市场,特别是针对来自英国和中国的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支持。这些办事处有资深团队领导,他们都拥有超过10年的经验,曾担任英国贸易促进组织的高级成员和区域市场的专业顾问。
后疫情时代,企业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反过来也带来了机遇。CUKBDC要在这个变化的新环境中,为英中经贸合作提供创新的更多的服务。
▲在伦敦金融城市长和中国驻英国大使的见证下签署中国新慈善动议
《国际市场》:您与中国的合作超过20年,并担任英国中国商会的顾问,您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有什么见解和建议?
John Mclean:尽管当前全球面临一些问题,但国际化仍然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拓宽视野并促进外向型思维的发展。对于希望进入英国的中国公司来说,推广自己的品牌并建立一个商业平台非常重要。要实现这个目标,有许多实施方案:收购英国企业,建立中英合资企业,在英国开设办事处,任命英国分销商和代理商,创建和发展网络形象,充分利用社交媒体,推动或赞助一些相关活动,任命英国人成为公司的大使代办,利用公关公司或其他公关组合。决定采用哪种方法的关键性决定因素,取决于公司发展时段的具体目标,取决于企业可用资源如资金和人员等,取决于企业的总体目标。
中国公司以目光长远著称,因此,当前虽有地缘政治风向问题,但随着英国保持开放并继续欢迎中国公司,中国在英国的进一步投资仍有巨大机会。
《国际市场》:您长期致力于中英两国间的经贸和金融的合作,您对两国企业发展有什么具体见解?比如,中国企业应该在两国贸易中注意什么?
John Mclean:要想在彼此的国家取得商业成功,花时间了解市场是不二法门。你需要非常了解自己企业产品的独特之处,你要非常了解企业产品凭什么吸引对方市场。此外,了解彼此国家的文化和合作者的想法,据此调整自己的方法,这十分重要。我建议,永远不要这样开始沟通:“我们在我们的国家(英国或中国)就是这样做的……”,这样做只能向别人展示你的国际经验不足。
希望进入英国的中国公司,应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目标,并将实施方法国际化。如,要拥有流利使用英语的员工,要拥有支持其业务和产品的具体信息的英中双语网站,该网站不仅仅是纯粹的统计数据和图片。最重要的是,通过使用国际品牌或参照网站或其他手段,快速建立公司在英国的信誉。有很多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在英国可能确实是不为人知的。千万不要认为英国人对你的公司或中国有很多了解,这种想法相当危险,因为很多英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企业知之甚少。
对于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英国公司来说,上述观点是同样有效的。为了帮助任何公司避免陷阱,最好是得到深入了解双方市场的人或者机构手把手的帮助。
▲ 在云南签署建立伦敦市长慈善捐助委员会赞助的医疗诊所
《国际市场》:您说得很有实用性。
John Mclean:我想说,仅靠商业往来是不能够全面了解一个国家、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的。对我来说,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在中国的活动,让我有机会在中国各地旅行,与当地人交流,欣赏各地的风土人情,这些经历给我不同的视角,也提供给我一个分享共同利益和建立合作的机遇。事实上,我的中国生意伙伴非常了解英国,甚至比我还读过更多的狄更斯(笑)。当然,我和中国人交谈时,如果聊起昆明的法语角、呼和浩特郊外连绵起伏的草原或贵州的彝族部落和当地音乐,我们之间就有了更好的联系纽带。
英国金融城与上海等城市有合作前景
《国际市场》:您目前担任伦敦金融城董事协会主席,是否可以谈谈伦敦金融城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愿景?
John Mclean:伦敦金融城和上海有着良好的业务关系,双方有更多的合作可能。鉴于英国开放、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立场,伦敦金融城希望促进与中国的双向投资,向中国学习,与中国合作,并更多地参与双方合作的项目。中国商界作为金融城坚定的合作伙伴,以专业知识、技能和资本,支持金融城全球化发展。
随着我们向零碳世界的过渡,绿色金融的重要性变得至关重要。伦敦金融城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绿色债券——迄今为止共有35只绿色债券——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为中国的转型做出贡献。此外,金融城将持续专注人民币离岸交易,并鼓励资产管理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双边贸易和投资。我想,进一步制定金融城的绿色政策时,向下一个零排放过渡,气候行动和ESG将是我们发展的核心。
总体而言,金融城与上海、北京和深圳的城际往来一直很活跃,但显然还有更多合作机会。我相信,凭借英中两国之间既存的开放思想,金融城定会与上海等中国城市有更多的联系。
2018年,我率领伦敦金融城市长代表团访问了深圳、上海和北京等中国城市,此次访问专注于金融科技。中国金融科技在物流、保险、银行和无人机等领域的变化和快速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作为访问的一部分,我们举行了英中慈善倡议的仪式,这是伦敦金融城市长阁下募捐组织(伦敦金融城的慈善机构)和英国中国商会(CCCUK)之间的慈善合作项目。基于此合作,我们共同筹集资金以支持贫困社区。那一年,我们资助建立了在甘肃省和陕西省交界处的一所乡村学校。
▲ 伦敦金融城市长代表团2019访问中国(与金融城市长一起率经贸代表团访问深圳)
作为伦敦金融城董事协会的主席,我积极参与促进公司治理,包括支持董事协会在中国开发其项目,无论是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远程运作项目,还是与中国英国商会合作在中国运作的项目。
2016年,我主持了一项针对英中公司之间公司治理的研究,研究工作是在英国繁荣基金的项目下进行,重点关注每个国家在哪些方面需要来增强信任和透明度。我很高兴地说,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进展,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新冠疫情限制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互通,我期待着英中之间国际旅行的恢复。
《国际市场》:目前,世界处于后疫情时代,您对当前局势下中英商业合作的前景如何看?
John Mclean:不同国家的人进行合作,遇到沟通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必须付出更多努力,英国和中国两国人民之间的情况也是如此。我记得曾经在长宁县,一个不会说任何中文的英国人与一个不会说英语的中国人合作项目,他们不得不同住在一所房子里,最开始食物、水、采暖、时间等基本沟通都需要通过手势交流,每次每个人都互相教对方一个新词,几周后,基础沟通已经建立起来,虽不完美,但工作目标最终实现了,同时这个过程给双方都带来了不少乐趣。
回顾那段时光,可以看出,如果有共同的目标,双方都愿意努力寻找合作前进的道路,那么障碍是可以克服的。
▲ 疫情初期在伦敦市政厅发表演讲支持中国对抗疫情
新冠病毒的传播对世界来说是灾难性的。除了重大的生命损失外,它还影响了新的合作方式。旅行和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往受到阻碍,这对人际之间信任和经验分享产生了不利影响。
面对逆境,我们都开始尝试寻找不同的模式来解决问题并找到了新的合作方式,这对英中两国来说都是积极的,因为英国对华出口和中国对英出口都保持了增长态势。鉴于这种在不利环境中双方的强劲表现,我乐观地认为,当某种形式的正常状态恢复时,我们的双边贸易将加速。
中国已经将绿色能源采购(风能/太阳能/水力)作为其能源战略的关键支柱,对于我们英国来说,我们可以向中国学习很多东西,并将其用于我们的本土市场。从英国的角度来看,我们的金融服务,从资产管理到创新的金融科技,都是世界顶级水平,可以用来支持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为什么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
《国际市场》:因为对英国商业利益及与中国合作发展有贡献,您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您是否可以向我们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您的贡献?
John Mclean:谢谢您的提问。我在2014年新年荣誉榜中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OBE),以此表彰我对英中商业和社会发展的支持。1999年,我初次涉足中国,当时我在上海成立了一家生产家装及床上用品的织物和面料的合资公司,业务涉及建立零售店铺网络等。这个契机让我看到了英中两国贸易的巨大潜力。当我发现中国这个国家是多么令人兴奋和进取的同时,我陷入了对中国的迷恋。我决定加入当时的英中贸易协会董事会,用我在中国累积的经验积极促进英中贸易。
▲ 与女儿登顶乞力马扎罗山
▼ 爬泰山
2007年,我和女儿决定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以此纪念她在伦敦大学学院毕业。我们希望以慈善为目标来登山,所以我们接触到了英国海外志愿服务社(VSO)。登山归来,我开始更多地了解VSO,这些了解促使我最终加入他们并担任VSO中国主席,后来还加入了VSO理事会。VSO在中国已有约30年的历史,它专注于支持包括云南在内的多个省份的教育、医疗和艾滋病防治事业。我的职责是筹集资金并看望我们的志愿者,活动范围主要是在云南省,我常常被我所访问的村庄的热情欢迎深深感动。此后,作为筹款计划的一部分,我带领一群英国专业人士为VSO中国赞助了一次“慈善攀登泰山”活动。
因为以上的活动,我有幸获得查尔斯王子殿下荣颁的大英帝国勋章。
(本文原标题:《他致力支持中英经贸合作20年》。来源:国际市场期刊,ID:gjscqk。采写:钱文婕。)
@ 英国中国商会
英国中国商会(前身为英国中资企业协会)成立于2001年7月23日,是由在英中资企业和中国经贸机构为主依法注册成立的、代表中资企业利益、维护中资企业权益、为中资企业服务的非营利性民间社团组织。
2015年9月,英国中资企业协会正式更名为英国中国商会。目前,英国中国商会共有会员单位200多家,商会会员涉及金融、保险、通讯、能源商品、科技制造、地产建筑、交通航运、贸易商务、政府机构、媒体出版以及商业服务等几十个领域。商会设有24家理事单位,下设金融委员会、贸易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和监督管理委员会。
英国中国商会成立以来,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关心支持下,已发展成为代言英国中资企业利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力量。
END
资讯 | 中资企业代表团考察贝尔法斯特并拜访中国驻贝尔法斯特总领馆张美芳总领事
会员 | 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中英绿色低碳技术投融资合作备忘录会员 | 中英出版高层面对面活动在伦敦书展期间举行动态 | 2021年投英跟踪调查:在英中资企业持续对英国经济做出贡献
动态 | 附报告!致同、英国中国商报告称:中资企业持续对英国经济增长作出贡献